商品篩選

天染之色:書寫大臺北藍靛產業發展史

藉由歷史文獻的爬梳,以及藍靛製作過程的考察,重構藍靛產業的歷史風華,找回來自土地的色彩。
ISBN
9789862944158
頁數
216
開本
16.8×21cm
出版日期
2024-11-26
網購價
NT$ 405 450
數  量

藉由歷史文獻的爬梳,

以及藍靛製作過程的考察,

重構藍靛產業的歷史風華,

找回來自土地的色彩。

色彩,是人們傳情達意的重要外顯媒介,並且是一個民族與文化的實際展現。打開大家的衣櫥,即可見代表個人特色的各色服飾。而走在街上,穿梭的人群則以各種色彩呈現對自身的情緒與情感。在各種民族活動當中,大塊的色彩更是直接揭示一地文化的重要指標。

17世紀開始,臺灣在荷蘭東印度公司(VOC)的規劃下,開啟了藍染作物的經營。之後即便歷經政權轉換,仍在臺灣人的戮力經營下,成為一個遍及臺灣多數平原及淺山地帶的重要產業。大臺北地區因擁有優越的地理條件,更是藍靛染料的重要生產中心,興盛的泥藍(mud indigo)輸出與染坊的染色事業,多方面帶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

曾幾何時,在化學染料的衝擊下,藍靛產業逐漸失落,近期,在「一鄉鎮一特色」的推動下,以地方記憶與文化工藝的身分重回大眾眼前。本書藉由歷史文獻的爬梳,以及藍靛製作過程的考察,期能重構藍靛產業的歷史風華,找回來自土地的色彩。

 

真情推薦

時間的跨度很大,從17世紀一直拉到現在,在藍靛發展的整個歷史過程中,當然給本地政經與技術變化帶來影響,而本書都能清楚地爬梳、清晰地闡述。

──陳國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描述跨越兩世紀無名小農藍戶的生產情形,為台灣眾多藍靛產地聚落和發展變遷,舖列出清晰的軌跡。

──馬芬妹(前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副研究員)

本書特色

1.全面剖析臺灣藍靛產業的過去與現在。

2.解析藍靛的製作方式。

3.回望藍染曾經在臺灣的重要性。

推薦序1

為臺灣藍靛史重新上色

陳國棟

工業化之前,北臺灣的產業涵括了農、林、漁、礦等各種行業。農業與漁業不說,礦業依照時序,分別由硫磺、煤炭與黃金各領風騷;至於林業,則包括木材、薪炭柴、樟腦、茶葉與藍靛的生產。最末一項藍靛,一度被當代人遺忘,直到1990年代,透過陳景林、馬芬妹、李瑞宗等人的努力,才讓藍靛與藍染重新抓住世人的眼光。

蔡承豪在2002年完成碩士論文〈從染料到染坊:17至19世紀臺灣的藍靛業〉,二十多年來,承豪一直保持對這個課題的關注,持續在文獻研究與田野調查上下功夫,真正成為藍靛與藍染研究的達人。現在他在新北市文化局的獎助下,又完成了《天染之色─書寫大臺北藍靛產業發展史》這本精彩的作品,著實叫人眼睛為之一亮。

這本書雖聚焦於藍靛與藍染,但需要很多知識作為背景,承豪對歷史學與植物學的資料都能充分掌握,並且對於製作藍靛的設施、工具與工法也都鉅細靡遺地加以考察。對於木藍、山藍的種植、藍靛的生產、本地買賣與島外貿易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也都娓娓道來,如數家珍。同時,時間的跨度很大,從17世紀一直拉到現在,而在這整個歷史發展過程中,當然對本地政經與技術變化帶來影響,承豪也清楚地爬梳、清晰地闡述。

承豪的書已經把北臺灣,或者說整個臺灣的藍靛史與藍染歷史講光光了,我沒得多說,只能講點小故事來「給他一點顏色」!先說一個字─紺。紺這個字,國語讀音若「贛」,已經很少人用了;臺語讀音若「空」,與日本藍染業的讀音「こん」差不多。臺語和日語的「紺」,同樣指深藍色,其實是指介於藍與紫之間的顏色,國語裡頭稱作靛色,英文就是indigo color。

古代社會常常說顏色有五大項─紅、黃、綠、藍、紫。因此,老子《道德經》就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而我們平常則說「五顏六色」。可是現代的色譜卻有七種主要顏色,多了橙色與靛色。靛色就是紺色。

來自西方的七色色譜,是科學家牛頓(1643-1727)定下來的。他的年代剛好是光學開始發展的年代。牛頓比照西洋音樂的七個音階,定下了七色色譜。他更用音階的全音及半音,來說明加上橙、靛兩色之後,色譜間距雖然不完全一致,但並非沒有道理。因此,對一般人而言,用以稱呼深藍色的靛色得以彰顯,至於用來產生靛色的木藍與山藍,也當然很重要了。染製衣物時,深藍是常見的顏色。日本人把染坊叫作「紺屋」,實亦因此之故。

由於承豪與其他熱心人士的提倡,藍染成為時下很棒的體驗活動。只是建藍費時,對於必須在半天或一天之內完成的一般體驗性活動,比較適合使用主辦單位預先準備好的藍靛,以綁染或紮染的方式進行。至於費時費工的絣法、蠟染、夾纈染、友禪染……等等手法,需要仰賴專業團體去實踐與發展。如果能夠辦到,必然會對藍染的進一步推廣與深化有所助益。但是無論如何,深入了解藍靛與藍染,都能提升體驗程度,而本書正是一本入門書,謹向大家推薦。

推薦序2

舖列藍靛產業的清晰軌跡

馬芬妹

19世紀初之前農業社會的臺灣,專供染製藍色衣物的山藍(大菁)、木藍(小菁)特用植物,是稻米、甘蔗、茶葉、藺草及雜糧之外重要的經濟作物,經加工後成為「藍靛」、「泥藍」或是「菁膏」,在北部三峽地區曾被稱為「藍金」作物。隨著合成染料研發問世,臺灣植物藍靛染料被工業化生產的「洋藍」、「合成藍染料」逐出市場,沒落消失約六十年,變成歷史文獻上的詞條。

1980年代,筆者在日本東京專攻手織物的第三年,教授指示習作「青縞(條紋棉地和服料)」,於是在12月下旬的寒冬,遠赴外縣鄉下「紺屋」藍染棉線。在電車上,濱野指導教授問及來自臺灣的我,是否知悉和日本蓼藍不同的臺灣藍草品種,表示日本染織文獻上記載臺灣曾盛產藍靛染料,早期相當受到矚目。很汗顏自己對此方面完全無知,僅能表示日後回國將努力查詢了解。當時踏入埋缸地下的多組藍甕,黝暗染房的特殊氣味,和染師的作業方式,讓我留下深刻印象。其後經過多道製織工序,開始在織布機投梭打緯之際,聞著藍染棉線發散的濃厚氣味,想起「篳路藍縷」一詞,許多疑惑長久盤桓在腦海裡。

回臺之後任職省手工業研究所(以下簡稱本所),從事傳統染織工藝技術研究。雖陸續完成黃色系、褐色系以及紅色系植物染料的染色試驗研究,但是在1994年訂定藍色系植物染色研究之前,我其實完全沒有頭緒或一絲把握。在稍微爬梳文獻和田野調查之後,發現要面對的是尋找種源和復育栽種的課題,因此參考日治時期出版的《臺灣農家便覽》,並數度前往南部尋訪木藍蹤跡,終於在秋末於保力溪沿岸覓得種子,開始栽植保種。此外,也到臺北木柵貓坑、二格山潮濕的丘陵地,採割野生山藍莖葉,然後迢迢載回位於草屯的手工所浸葉;經過數次實驗之後,還原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實體面貌。緊接著則是挑戰木灰水發酵建藍技術。為了持續有原料可供試驗,同時提升沉澱法藍靛染料的製作技術,承蒙省農業試驗所特作系和臺灣大學實驗林溪頭苗圃的跨機構協助,1995年開始正式栽種山藍和木藍兩種植物,以求取穩定的數量與品質。

藍靛染料不溶於水,需要透過木灰水鹼性和糖蜜作為助劑,使其自然發酵還原。此後出勤的早晚課,都是在攪拌觀察幾個大桶裡的藍染液體。經過反覆且漫長的實驗和失敗後,藍染桶終於浮現出藍色泡沫,染液呈現褐綠色。建立了「小型沉澱法藍靛加工技術」和「木灰水建藍技法和管理」,染出四種深淺的天然纖維藍色小樣布,並於1997年完成基礎的藍靛和藍染加工染技術研究報告。之後嘗試簡易紮藍染,所呈現出的各種藍白圖案,令人感到無比療癒,疲憊獲得舒緩,天然藍染真是神奇得難以形容。

意外的是,從此掉入廣闊深奧的藍海領域,前後持續十四年,至退休前都兼作農場管理的藍戶農婦,栽種藍草、打藍製靛、尋找木灰、傳統建藍,為每年兩地的兩次採收尋覓臨時幫手或學員。而建立藍染液管理方法、基本縫紮藍染技法、編輯教材和產品開發等,也成為主要工作。2001年,長官將本所復育臺灣藍染的歷程和初步成果,在首次的臺灣文化資產研討會中發表,並編印導覽小冊。當年改隸文建會的臺灣工藝研究所,辦理了三百個小時的「青出於藍—縫紮藍染研習會」,使用的近百公斤藍靛染料,是由多位黑手藍手跨兩年協助製作而成,點滴都非常珍貴。此後,每年都辦理藍染技藝研習會,並成立「臺灣藍四季研究會」,將山藍、木藍視為綠工藝的「文化作物」,輔導地方藍染社區。2007年,本所出版《臺灣藍 草木情—植物藍靛技藝手冊》,辦理「臺日藍染文化研討會」等國際交流活動。始料未及的是,許多學員從體驗到正式學習,不但染上了手,染上了布,也染上了心,因熱愛「臺灣藍」而成為專業藍戶染人,是今日藍鄉染藝新風貌的重要推手,共同創新營造21世紀的微型藍染產業。

回憶1996年8月1日賀伯颱風的強風豪雨,造成農試所木藍植株全部匐倒泡水,即使設法採收也無法製靛。1999年9月21日臺灣中部發生大地震,本所建物嚴重毀損必須拆除,而我也同時掛心栽種於溪頭苗圃、即將秋收的山藍植物。兩週後,我不顧餘震危險和山路落石,進入滿山滾滾巨石的溪頭,果不其然,三畦山藍在遮陽黑網下呈現一片粉紫花海,綠葉轉黃,色素消失無法利用,只得重新栽種。次年再遭到桃芝、納莉颱風的土石流覆蓋,兩年後則因冬季寒流低溫籠罩溪頭山區,新插莖條剛吐嫩葉即全遭凍傷而乾枯。僅僅一小塊實驗農地,即因一連串氣候考驗而令人身心疲憊,也因此深刻感受到農作生產之不易,農家生計的辛勞,了解風調雨順不是偶然,傳統農業社會敬畏天地的長期信仰其來有自。

本書作者蔡承豪,2002年間於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研究所時,因研究臺灣清代和日治時期的藍靛業,特地來工藝所參與染織工坊的打藍製靛作業,和其他學員、臨時工到農試所採收木藍,留下學者田野實習的珍貴影像。感謝蔡君努力完成一冊厚厚的碩士論文分享給我,從史學家的立場,針對17到19世紀臺灣的藍靛產業,描述跨越兩個世紀無名小農藍戶的生產情形,特別是中南部木藍小菁的藍跡歲月。同時解釋釐清藍草植物和藍靛產品因區域不同而出現的各種俗稱,為臺灣眾多藍靛產地聚落和發展變遷,舖列出清晰的軌跡。

欣聞現任職於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文獻處的他,即將出版關於北臺灣早期藍靛產業的新書,受邀為序。簡述以往和藍相濡以沫十餘年間的經驗感受,感恩昔日臺灣先民的勇於開拓,感謝今日諸多藍友的精進不懈,僅以此分享並互相鼓勵。

蔡承豪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金鼎獎最佳著作人,現職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文獻處副研究員、《故宮文物月刊》編輯委員。

喜歡從各種艱澀的史料當中,挖掘小人物的故事與被忽略的歷史。主要著作有《「小的」台灣史》(合著)、〈清代前期臺灣府城的官署園林及遊憩空間之創建〉、〈跨境流動與詮釋建構:東京國立博物館藏牡丹社事件文物〉等。

※下單前歡迎來信或來電詢問有無現貨 service@tipi.com.tw (02)2775-3736

※商品圖檔因螢幕顯色差異略有不同,以實際商品顏色為準。

※訂單成立及付款完成後開立發票,發票金額為使用優惠折抵後的淨額。

※發票將與訂購商品一起出貨,約3─7個工作天送達。如遇週六日、國定假日與連續假期,或颱風等不可抗力因素將順延。

※如您收到訂購商品後未收到發票,或有其他需求,歡迎運用「聯絡我們」,我們將於上班時間盡快回覆您。

※售後服務:若收到瑕疵商品,請申請更換新品。回頭書除外。

※本公司保留接受訂單與否及出貨權利。

※亦可參考以下實體書店門市或網路書店。各通路庫存、售價與營業時段不一,請逕洽該店,以該店實際情形為準。

三民書局聚珍臺灣、奎府聚小小書房、友善書業社員書店誠品博客來TAAZE讀冊 等。

使用心得

歡迎已購買本書的會員踴躍分享讀書心得,讓其他會員更容易找到適合的書籍。如果您還不是會員,歡迎加入會員並分享心得!

問與答

(使用問與答前請先登入)

延伸閱讀

我們使用 cookies 來了解您如何使用我們的網站並改善您的體驗。 繼續使用我們的網站,即表示您接受我們使用 cookies,點此查看 隱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