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篩選

著賊偷:關於那些被偷走的記憶

缺貨中
十個彼此呼應的小說,串連虛構的陳復國家族四代,重返台灣百年間的集體記憶:從噍吧哖事件、二二八、白色恐怖,到工業化與AI時代的記憶危機。以「眾聲喧嘩」的復調敘事,讓不同世代與立場的人開口說話,交織出台灣歷史的多重真實,也追問我們該如何理解並述說這片土地的過去。
作者
ISBN
9789862944424
頁數
307
開本
14.8×21cm
出版日期
2025-11-03
網購價
NT$ 342 380
數  量

歷史事件從不會自己說話,但故事能讓記憶長出血肉。

《著賊偷》十個彼此呼應的小說,串連虛構的陳復國醫師家族四代人,反映台灣百年間的共同記憶:

走過日治初期的噍吧哖事件、二戰美軍轟炸、戰後的二二八與白色恐怖、工業化與環境破壞、到AI時代的記憶危機。

小說採取「眾聲喧嘩」的敘事方式,試著貼近歷史實態,讓不同世代、不同立場、不同記憶的人開口說話:日治台灣精英、軍人、政治受難者家屬、原住民、情治人員、環保記者、甚至神明飛虎將軍。

在復調音樂般的結構中,交織個各個受歷史事件影響的生命經驗,譜出屬於台灣的歷史記憶。然而,在這些元素背後,更重要的是我們該怎麼去理解台灣過去所經歷到的事,這些事件怎麼影響這塊土地上的人,他們會有怎麼樣的生命經驗,以及我們怎麼去述說自己的故事。

  

本書特色

★詩人阿布的首部小說創作。

★十段虛構的家族史解謎,喚醒不同世代與立場的聲音,譜寫出台灣的共同記憶與生命經驗。

代序 以故事回應故事

“While the event opens possibilities, trauma closes them.”

-- Vincenzo Di Nicola, 2012.

我兒子兩歲左右的時候,很喜歡聽滅火器的歌,整天吵著要搶我手機,早安台灣晚安台灣島嶼天光輪流播放。有一天,他忽然問我:「台灣是什麼?」

我發現我答不出來。

三歲的某一天,他跟阿公阿媽去爬山,大概是看到原住民餐廳之類的招牌,回來問我:「原住民是什麼?」

我發現我還是答不出來。

幼兒常常提出極簡單,卻又極困難的問題,讓平常善於躲閃問題的成年人,感到難以招架。

我該怎麼跟我們的下一代解釋,什麼是台灣,台灣過去經歷了什麼,為什麼台灣是現在這個樣子,還有台灣未來將會往哪裡去?以及為什麼有些事在台灣會發生,而有些事在台灣不會發生;有些事我們討論,而有些事我們傾向於不討論?

我並不想要純粹從歷史的角度回答這些問題。畢竟歷史不是我的專業,但至少作為一個門外漢,我還可以想像。想像,是一種探討「可能性」的能力。關於在那些時空背景裡面,人們可能經歷了什麼,以及在那樣的脈絡中,他們做出了什麼選擇,並產生了什麼後果。

這本小說的最一開始,源自於課堂中的閱讀,與閱讀帶來的想像。當時我在東華大學讀研究所,在那裡,我第一次接觸到小說的技藝。我帶著伴隨閱讀而產生的問題,走進山裡,走進溪裡,騎機車晃進學校附近的部落,跟獵人學習射箭。之後又帶著這些問題,離開花蓮回到西部,在醫學中心裡當主治醫師,安分守己地顧病房,看門診,寫論文。然後疫情,小孩出生,我的生命經歷了幾次天翻地覆的變動。又過了幾年,我再度離開醫院,去到了離台灣很遠的地方,繼續念書。

小說在這樣的過程中逐步成形。一開始我看著東華擷雲莊窗外的山脈寫作。接下來我關在值班室裡寫作,或是利用上診前的一個小時,看著辦公室窗外的聖稜線寫作。最後在多倫多看著遠方的安大略湖,把這本小說收尾。在遷徙的過程中,一開始埋在心裡的模糊的問題,慢慢長出根系與枝椏,樹冠的輪廓逐漸清晰,最終成為樹,成為森林。

這就是你所看到的十個彼此關聯的故事。

作為第一次嘗試寫小說的新手,技藝上一定有不足之處,但至少希望這些文字能提供一些思考,一些探索,與一些想像。如果故事真有什麼力量的話,我想大概是提供多一點的可能性,去對抗缺乏想像力的價值觀。對於複雜的歷史事件來說,很難有「單一」、而且「絕對正確」的解讀方式,此時故事的在場,或許有助於讓我們貼近事件的當下,經驗的本身。

不過因為這畢竟不是歷史,只是一本虛構的小說,所以我想要用一個故事做為開頭。

那是我在東華時發生的事了。

我還記得開始寫作這本小說的那天早上,我原本想要去爬大同大禮步道,便自己一個人騎機車進太魯閣,穿過隧道,把車停在沙卡噹步道口附近,沿著鐵梯走下溪畔。

當時還沒發生地震,因此假日遊客很多。夏天沙卡噹溪的溪水像是礦物一樣的碧綠,深邃得簡直要把人的靈魂給吸進去一樣。我走過大皺褶、觀景平台、五間屋、大水管,在到達三間屋之前,經過了一處人群聚集的地方。我原本以為那是賣觀光客小米酒還是turun(一種阿美族傳統食物,類似麻糬)的攤子,停下來看,發現是有人在表演魔術。

魔術師有著相當立體的五官,不知道是漢人還是附近部落的太魯閣族人;他在對著觀眾說話的時候,往往眼神聚焦在人群後方無人之處的某一個點,似乎想要對話的對象,是比我們更高一個層次的神靈一樣。

他在步道旁立了一個簡陋的鐵架,鐵架上放了一個家裡養金魚的那種、平凡無奇的圓形玻璃缸。

「噓,來仔細看,看好了哦。」魔術師拿了一方黑布,把空的玻璃缸罩住,然後要觀眾跟他一起倒數。

「三、二、一!」他把黑布掀開,群眾驚呼一聲,原本空無一物的玻璃缸,忽然多了滿滿一缸水,水裡有石頭、水草、甚至仔細一看,還有兩尾細小的苦花魚在裡面游。雖然他沒有特別強調,但圍觀的每個人都完全同意,他把溪水裡的那種透明的礦物般的綠色,原原本本的裝進了魚缸裡,彷彿他把沙卡噹溪憑空偷走一小段似的。圍觀的遊客發出了讚嘆的竊竊私語。

「你是怎麼做到的?」人群散去之後,我忍不住上前去問了魔術師。

「不能說,這是魔術。」

「你該不會在水裡加了染料吧?」我注意到他收道具的時候,把玻璃缸的水倒回溪裡。

「我不用那種東西。人工能做出來的顏色,不是真的顏色。」魔術師對著我說,但眼神彷彿看著更遠的地方。「我的魔術所留下來的,不只是顏色而已,是這條溪的一部份,是大自然本身。我把溪的一部份放進你剛剛看到的那個玻璃缸裡面。」

「但你怎麼可能在一個玻璃缸裡,把大自然重現出來?」

「我剛剛不是說了嗎?這是魔術。」他說。「要學會這樣的魔術,你必須要很努力,非常非常努力。即使是我,到現在每天都還在練習。你有興趣?」

我沒料到他會這麼問,有點遲疑:「是很酷啦。但我沒有學過魔術,手也很笨,我也可以學嗎?」

「任何一種技術都一樣,沒有誰是天生就會的。只是看你肯不肯花個五年、十年、一輩子去練習它而已。你有興趣的話,我送你一個東西。」

他蹲下來,在腳邊的泥土地上抓了一小撮濕土,在掌心慢慢把它搓成圓球。泥團漸漸有了球的雛型之後,他用很大的力道,把泥球緊緊握在拳頭裡。我注意到他的指節都泛白了。

「雖然我沒有很多時間,而且你看起來也還要趕路,但這個可以送你。」他鬆開手,把手裡的東西放到我的手掌上。「你要注意,現在看到的這些景色,必須牢牢地把它記在心裡。因為不久之後,你眼前的這一切就會永遠變得不一樣了。」

他掌中的泥團不知何時變成一顆小小的玻璃彈珠。我想不透他是怎麼變出來的,但我把彈珠透著陽光看時,驚訝的發現,那彈珠的顏色,完全就是溪水的顏色。

作者簡介

阿布

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所創作組碩士,多倫多大學博士班進修中。寫詩、散文,近期開始寫小說。

關於醫學,著有《實習醫生的祕密手記》、《來自天堂的微光》、《萬物皆有裂縫》。關於詩,著有《Deja vu 似曾相識》、《Jamais vu 似陌生感》、《此時此地 Here and Now》。

※下單前歡迎來信或來電詢問有無現貨 service@tipi.com.tw (02)2775-3736

※商品圖檔因螢幕顯色差異略有不同,以實際商品顏色為準。

※訂單成立及付款完成後開立發票,發票金額為使用優惠折抵後的淨額。

※發票將與訂購商品一起出貨,約3─7個工作天送達。如遇週六日、國定假日與連續假期,或颱風等不可抗力因素將順延。

※如您收到訂購商品後未收到發票,或有其他需求,歡迎運用「聯絡我們」,我們將於上班時間盡快回覆您。

※售後服務:若收到瑕疵商品,請申請更換新品。回頭書除外。

回頭書售出後恕不退換貨。敬請斟酌,確認可接受再行選購。(關於什麼是回頭書

※本公司保留接受訂單與否及出貨權利。

※亦可參考以下實體書店門市或網路書店。各通路庫存、售價與營業時段不一,請逕洽該店,以該店實際情形為準。

三民書局聚珍臺灣、奎府聚小小書房、友善書業社員書店誠品博客來TAAZE讀冊 等。

使用心得

歡迎已購買本書的會員踴躍分享讀書心得,讓其他會員更容易找到適合的書籍。如果您還不是會員,歡迎加入會員並分享心得!

問與答

(使用問與答前請先登入)

延伸閱讀

我們使用 cookies 來了解您如何使用我們的網站並改善您的體驗。 繼續使用我們的網站,即表示您接受我們使用 cookies,點此查看 隱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