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來臨之前:15位前輩藝術家的時代散策》新書分享會_台南特別場
5/25《曙光來臨之前》新書分享會:台灣美術如何映照時代?
從殖民地到民主化,台灣美術如何在不同政權與社會變遷中,映照出時代精神?
本場講座將聚焦於藝術家的信念與選擇,探討他們如何在殖民地文化認同、威權壓力與民主發展的交錯中,尋找自己的創作方式,並形塑台灣美術的歷史軌跡。
作者李拓梓將分享書中藝術家的故事,揭示他們如何在時代夾縫中生存與創作,作家潘家欣則解析藝術如何作為抵抗、妥協或沉默的載體。
此外,對談將特別關注台南在台灣美術史的角色,如陳澄波的藝術與政治命運、郭柏川與顏水龍的藝術教育、蔡草如的地方寫生等,從地方視角回望台灣藝術發展。
今日的「藝術福爾摩沙時代」是否已然來臨?藝術如何與城市記憶交織?
誠摯邀請你一同參與這場充滿對話與省思的交流。
▍講座資訊
日期|2025/05/25(日)19:00-20:30
對談|李拓梓(本書作者)✕ 潘家欣(作家)
地點|政大書城。台南巿中西區西門路二段120號B1
報名|https://tinyurl.com/2spdn96x
✧ 李拓梓
曾是資深政治幕僚,現職專欄作家,在藝文機構服務。對政治很敏感、對歷史有興趣,喜愛藝術與文化,熱愛旅遊散策。
近年專注於台灣美術史、日本歷史文化寫作,著有《改變時代的日本人》、《改變日本歷史的總理大臣》,以及飲食文學散文集《無事烹小鮮》。
✧ 潘家欣一九八四年生,磨字為匠。著有詩集《妖獸》《失語獸》《負子獸》《雜色》《珍珠帖》《雞卵糕仔雲》;藝術文集《藝術家的一日廚房—學校沒教的藝術史:向26 位藝壇大師致敬的家常菜》、散文集《玩物誌》;插畫作品有《暗夜的螃蟹》《虎姑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