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篩選

為臺灣藍靛史重新上色──《天染之色:書寫大臺北藍靛產業發展史》推薦序|陳國棟

為臺灣藍靛史重新上色

陳國棟

工業化之前,北臺灣的產業涵括了農、林、漁、礦等各種行業。農業與漁業不說,礦業依照時序,分別由硫磺、煤炭與黃金各領風騷;至於林業,則包括木材、薪炭柴、樟腦、茶葉與藍靛的生產。最末一項藍靛,一度被當代人遺忘,直到1990年代,透過陳景林、馬芬妹、李瑞宗等人的努力,才讓藍靛與藍染重新抓住世人的眼光。

蔡承豪在2002年完成碩士論文〈從染料到染坊:17至19世紀臺灣的藍靛業〉,二十多年來,承豪一直保持對這個課題的關注,持續在文獻研究與田野調查上下功夫,真正成為藍靛與藍染研究的達人。現在他在新北市文化局的獎助下,又完成了《天染之色─書寫大臺北藍靛產業發展史》這本精彩的作品,著實叫人眼睛為之一亮。

這本書雖聚焦於藍靛與藍染,但需要很多知識作為背景,承豪對歷史學與植物學的資料都能充分掌握,並且對於製作藍靛的設施、工具與工法也都鉅細靡遺地加以考察。對於木藍、山藍的種植、藍靛的生產、本地買賣與島外貿易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也都娓娓道來,如數家珍。同時,時間的跨度很大,從17世紀一直拉到現在,而在這整個歷史發展過程中,當然對本地政經與技術變化帶來影響,承豪也清楚地爬梳、清晰地闡述。

承豪的書已經把北臺灣,或者說整個臺灣的藍靛史與藍染歷史講光光了,我沒得多說,只能講點小故事來「給他一點顏色」!先說一個字─紺。紺這個字,國語讀音若「贛」,已經很少人用了;臺語讀音若「空」,與日本藍染業的讀音「こん」差不多。臺語和日語的「紺」,同樣指深藍色,其實是指介於藍與紫之間的顏色,國語裡頭稱作靛色,英文就是indigo color。

古代社會常常說顏色有五大項─紅、黃、綠、藍、紫。因此,老子《道德經》就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而我們平常則說「五顏六色」。可是現代的色譜卻有七種主要顏色,多了橙色與靛色。靛色就是紺色。

來自西方的七色色譜,是科學家牛頓(1643-1727)定下來的。他的年代剛好是光學開始發展的年代。牛頓比照西洋音樂的七個音階,定下了七色色譜。他更用音階的全音及半音,來說明加上橙、靛兩色之後,色譜間距雖然不完全一致,但並非沒有道理。因此,對一般人而言,用以稱呼深藍色的靛色得以彰顯,至於用來產生靛色的木藍與山藍,也當然很重要了。染製衣物時,深藍是常見的顏色。日本人把染坊叫作「紺屋」,實亦因此之故。

由於承豪與其他熱心人士的提倡,藍染成為時下很棒的體驗活動。只是建藍費時,對於必須在半天或一天之內完成的一般體驗性活動,比較適合使用主辦單位預先準備好的藍靛,以綁染或紮染的方式進行。至於費時費工的絣法、蠟染、夾纈染、友禪染……等等手法,需要仰賴專業團體去實踐與發展。如果能夠辦到,必然會對藍染的進一步推廣與深化有所助益。但是無論如何,深入了解藍靛與藍染,都能提升體驗程度,而本書正是一本入門書,謹向大家推薦。

我們使用 cookies 來了解您如何使用我們的網站並改善您的體驗。 繼續使用我們的網站,即表示您接受我們使用 cookies,點此查看 隱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