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篩選

台灣百年前的足跡 二○二五年修訂版

結合族群誌與地誌踏查,深入泰雅、賽夏等原民社群與浸水營、崑崙坳等歷史古道現場,透過親身探勘與文獻交織,重建百年前的山林圖像與文化記憶。楊南郡以溫潤筆觸寫下實地踏查經驗,一部兼具人文情懷與學術深度的經典作品。特別收錄徐如林再版序文,為本書注入更深一層的傳承與思念。
ISBN
9789579361248
頁數
163
開本
19x24cm
出版日期
1996-03-01
網購價
NT$ 342 380
數  量

台灣雖然很小,

但幾百年來在不同統治權壓制之下,

仍有本土性的,蓬勃的文化現象貯存在高山與山麓地帶,

亟待我們去發掘。

百年前的調查與初見,百年後的探尋與追問

一百年前馬關條約把台灣割讓給日本,在日本激起一股巨浪,為了一探「帝國新版圖」,許多年輕日本學者深入台灣的高山與部落,展開一場場田野調查。

當年鳥居龍藏、伊能嘉矩等人所經之地,如今成為我們理解台灣歷史地景的起點。循著他們的腳步,重返那些原鄉與古道,重新發現被遺忘的時空座標。

走進山林現場,與歷史真實相遇

楊南郡以研究者的敏銳、作家的運筆、探險者的身體力行,記錄下浸水營古道、崑崙坳古道、霞喀羅山區、北賽夏族、猴猴族與噶瑪蘭的故事。他將親身探勘踏查的歷程化為文字,無論是浪漫、危險或錯誤,皆如實保留。

1996年《台灣百年前的足跡》首度出版,旋即引發熱烈迴響,2025年修訂再版收錄作者夫人徐如林執筆之新序,回顧三十年間持續調查、修正與理解的過程;從當年山徑上的誤判,到今日文化資產保護的積累,本書見證了台灣有關土地、原住民族與歷史知識的長成,讓我們不只是閱讀歷史,而是踏上與土地重新建立連結的旅程。

「我寫的書就是我的紀念物,只要有人還在看這些書,還能從書中得到一點感動、一點幫助,我就永遠還活著。」──楊南郡

   

本書特色

1.橫跨族群誌與地誌調查,描寫泰雅、賽夏、猴猴族等原民群體生活樣貌。

2.深入浸水營古道、崑崙坳等歷史山徑的田野勘查,重構台灣地景記憶。

3.文筆兼具學術厚度與文學質地,是最親切易讀的歷史踏查之作。

4.特別收錄作者夫人徐如林再版新序,見證三十年來的知識傳承與修正歷程。



得獎紀錄

◆《中國時報》一九九六年時報文學獎推薦獎
◆台灣筆會、台教聯盟一九九六年本土十大好書獎
◆行政院新聞局第十五次推介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

再版序

1996年對楊南郡老師和台灣出版界來說,都是很重要的一年。

這一年,遠流一口氣出版了「台灣調查時代」系列共四本書,玉山社也相應出版了《台灣百年前的足跡》。這五本書的現身,激起國人急於認識台灣本島有關土地、原住民族與歷史的熱潮,打破以往這類書籍只有小眾市場的慣例,其猛爆性的銷售量,甚至有專文討論,這現象背後所代表的台灣意識覺醒的意義。

其中,《台灣百年前的足跡》獲得當年開卷「年度最佳好書獎」及台灣教授學會推薦的「年度十二大本土好書」,一時更是榮耀加身。

回想一百年前的1896年,台灣剛被交割給日本,為了瞭解這個「帝國新領土」,總督府、軍方、警方、東京帝大,紛紛派人來台灣調查實況。數千年來外人不曾踏入的高山禁忌之地,也在這一波大調查中,揭開真實面目。同時也忠實呈現異文化初次接觸時,碰撞出來的火花。

鳥居龍藏與森丑之助初次登玉山前,分別借宿於鄒族達邦與特富野部落的男子集會所,他們竟異想天開地偷竊頭顱;伊能嘉矩在賽夏族的地界,遭到泰雅族霞喀羅群的追殺,緊張到一整天不吃不喝也忘記荊棘刮傷的疼痛…當然,也有浪漫時刻,例如在排灣族古樓社,鳥居描述部落遍植的花樹與不分男女皆頭戴花飾的日常。

一百年後,我們在舊古樓社的石板屋廢墟間,看到無人照看卻依然生機勃勃花樹,這段話讓時年已82歲的鳥居次郎深受感動,他來信寫著:「楊先生寫到一百年前我父親親眼看到的古樓社花樹,如今依然盛放,看到這裡,我不禁潸然淚下…」

近30年來,「台灣調查時代」系列叢書,成為學術界重要的文獻,而《台灣百年前的足跡》卻以另一種柔軟,深入人心。我們也在這基礎上,進一步的從事古道的調查與最後出版的「台灣歷史步道」系列,利用古道為線索,深入每一段已被淡忘的台灣歷史。

《台灣百年前的足跡》新版出書前夕,我再次帶隊走讀浸水營古道,猶記得三十幾年前,初次探勘封閉數十年的浸水營古道,當年山腳新開村居民堅決不認自己是馬卡道族。如今,他們以族名為榮,年輕人更愛穿標示馬卡道族的T恤。然後,我看到蒙昧年代的初次調查,我們竟把建築於山稜與山麓的大型木炭窯認作碉堡!這些木炭窯在往後我們受林務局委託,正式調查國家步道的浸水營古道時,已確認是民國五、六十年代,台東林管處開放民間上山燒製木炭的遺跡…一時我陷入矛盾:我要回頭去修正三十年前的謬誤,讓新版的《台灣百年前的足跡》沒有瑕疵嗎?

考慮了多天後,決定將此令人臉紅的錯誤保留下來,畢竟,這顯示的是探勘的難處,不只在鳥居、伊能的年代,也在我們後繼者身上會發生的尷尬。

我後來寫《霞喀羅古道》時,把伊能嘉矩當年逃亡的故事再度深化,探討了泰雅族與賽夏族數百年的恩怨;當我寫《合歡越嶺道》前因時,不免要提到樺山資紀曾經在1873年,想要在南澳建立殖民地。2005年,崑崙坳古道也在林務局委託下,作了完整的調查報告,補足了早年疏漏的部分…想起來,往後我們持續的古道、遺址、文獻、田野調查的起源與動力,竟是1996年出版這幾本書獲得的廣大迴響所促成的。

《台灣百年前的足跡》新版出書前夕,我想重複楊南郡老師生前最後的遺言:「我寫的書就是我的紀念物,只要有人還在看這些書,還能從書中得到一點感動、一點幫助,我就永遠還活著。」

《台灣百年前的足跡》的內容是一百多年前,學者探查時初見的驚艷,也是我們追尋前人足跡,最早調查古道時的生澀紀錄,希望時隔三十年,依然能夠感動您。

    

百年前的足跡

一百年前馬關條約把台灣割讓給日本,不但在中國引起喧然大波,在日本,同樣激起一股巨浪,許多年輕學者,為一探「帝國新版圖」的究竟,不避艱難深入當時被視為蠻荒的台灣山地。其中,伊能嘉矩和鳥居龍藏就是當時的佼佼者。

伊能嘉矩性格嚴謹、刻苦自勵,曾受命在台灣全島做一九二天的調查旅行,其間連感染瘧疾,昏迷中亦不忘每日的記錄。〈泰雅行蹤〉和〈北賽夏今昔〉,就是循著他的踏查足跡去印證當年所見的一景一物。

鳥居龍藏則是才氣橫溢,大膽冒進的另一種典型,我們從〈遙遠的中央山脈〉和〈山上的博物館〉,可以看出他為求真知,不顧危險的真性情。

這一狂一狷的兩個人類學家最偉大的地方,就是他們絕不會只在研究室裏因循抄襲文獻檔案。他們親身深入第一現場,以文字和圖像,為台灣留下一百年前最真實的面貌,這些在百年中幾乎消失無踪的真貌,成為台灣歷史中無法衡量的珍貴寶藏。

許多人可能想不到:日治時代首任台灣總督樺山資紀,早在甲午戰爭前二十年,就曾潛入台灣從事間諜活動,且曾計畫利用南方澳及猴猴溪的少數民族「猴猴族」,推展殖民大計。〈猴猴族傳奇〉中可以看到這個善良民族一頁不幸的歷史。

因為馬關條約而使台灣受到日本統治五十年,同時也因為割讓給日本這個事實,使台灣的田野調查與學術研究,蓬勃發展了五十年,成為現今研究台灣歷史最好的基礎,就這一點來說,毋寧是幸運的。

一百年前,漢人對台灣原住民的認知,僅限於「生番──高山族」與「熟番──平埔族」。台灣原住民的分類,還是由伊能開始,而由鳥居定論。因此在最初調查時,他們的記錄中不時出現「生蕃」、「蕃人」、「蕃語」……等字眼。為了忠實呈現當時的真貌及行文的語氣,文中都照樣寫出,並非對原住民的不敬,希望原住民朋友見諒。

本書也收錄一篇專述樺山資紀在台灣噶瑪蘭地方的偵查事蹟。文中引用他的日記《台灣紀事》和水野遵的日記《台灣征蕃記》,以勾勒出一百多年前台灣仍在清治時代,噶瑪蘭地方活潑生動的民情和各族羣間互動的真貌。

古道的探勘與研究,是一種文化溯源的工作,相信將蔚為一股學術潮流。在本書裏,特別推薦兩條橫貫中央山脈的古道──浸水營古道與崑崙坳古道(南路)。這兩條都是超過一百年的史蹟道,其重要性絕不在八通關古道之下。希望古道全程的探勘過程與心得,能為讀者提供一個消息,那就是台灣雖然很小,但幾百年來在不同統治權壓制之下,仍有本土性的,蓬勃的文化現象貯存在高山與山麓地帶,亟待我們去發掘。

末尾的一篇古道概述,是作者在一九九四年十月二十三日,於台灣研究研討會上所作的演講紀錄,也希望讀者更加了解古道的種類、

性質與背後的多樣性歷史意義。

要追尋台灣百年前的真實面貌和百年來台灣歷史發展的軌跡,唯有熟讀百年前披荊斬棘的先民記錄,然後循著先民的足跡,砍出一條自己的道路,直接通往歷史的真實。從實實在在的田野見聞、踏勘與發掘,我們將會直接驗証真實的面貌,直接感觸到台灣各族羣永無止息的脈動。

而在這一條實地調查的路途上,我們幸而擁有輝煌成就的前輩足供效法,如伊能嘉矩與鳥居龍藏二人,他們為學術而冒險跋涉山野的精神,正是我們最佳的典範。

楊南郡

一九三一年生,台灣台南縣人,台大外文系畢業。業餘從事高山探勘與各族群文化遺址的調查三十年。經常與大專學生一起作野外活動,也常在大專院校演講,參與座談會宣揚全面調查山地、登山與學術調查同步進行的理念,深受青年學生歡迎與共鳴。著有《合歡古道、八通關古道的調查報告》及《與子偕行》、《台灣百年前的足跡》、《尋訪月亮的腳印》等書。一九九二年獲第十五屆時報文學獎報導文學獎首獎,一九九六年獲第十九屆時報文學獎推薦獎。

※下單前歡迎來信或來電詢問有無現貨 service@tipi.com.tw (02)2775-3736

※商品圖檔因螢幕顯色差異略有不同,以實際商品顏色為準。

※訂單成立及付款完成後開立發票,發票金額為使用優惠折抵後的淨額。

※發票將與訂購商品一起出貨,約3─7個工作天送達。如遇週六日、國定假日與連續假期,或颱風等不可抗力因素將順延。

※如您收到訂購商品後未收到發票,或有其他需求,歡迎運用「聯絡我們」,我們將於上班時間盡快回覆您。

※售後服務:若收到瑕疵商品,請申請更換新品。回頭書除外。

回頭書售出後恕不退換貨。敬請斟酌,確認可接受再行選購。(關於什麼是回頭書

※本公司保留接受訂單與否及出貨權利。

※亦可參考以下實體書店門市或網路書店。各通路庫存、售價與營業時段不一,請逕洽該店,以該店實際情形為準。

三民書局聚珍臺灣、奎府聚小小書房、友善書業社員書店誠品博客來TAAZE讀冊 等。

使用心得

歡迎已購買本書的會員踴躍分享讀書心得,讓其他會員更容易找到適合的書籍。如果您還不是會員,歡迎加入會員並分享心得!

問與答

(使用問與答前請先登入)

延伸閱讀

我們使用 cookies 來了解您如何使用我們的網站並改善您的體驗。 繼續使用我們的網站,即表示您接受我們使用 cookies,點此查看 隱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