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人類住的房子跟我們一樣嗎?
神明住的房子跟人類一樣嗎?
歡迎來到「消失的歷史建築」大挑戰……
比課本更精彩刺激、小學生限定的臺灣時空冒險──
一趟由奇怪扭蛋機轉開的時空穿越旅行
從史前到現代,發掘不同年代建築的神祕故事!
建築,不僅是人類遮風避雨的居所,更是每一群體的文化縮影。從卑南遺址的砌石圈、荷蘭人為貿易和軍事建造的稜堡、清代供奉神明廟宇的精緻雕刻,日治時期為兒童打造的遊樂設施,戰後曾風靡一時、借鏡西方的花園城市社區設計……每一種建築形式都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需求、文化特性與環境條件。
本書內容串聯起過去到現在的臺灣建築發展脈絡,結合漫畫式插圖和貼近兒童語言習慣的文本,活潑生動的對話,穿插豐富的小知識,讓剛識字的孩子們彷彿親身參與冒險,並在時而逗趣、驚險、懸疑、溫馨的情節中,主題式輕鬆接觸臺灣史。除了有趣不枯燥的探索解謎情節,亦巧妙融入「建築小學堂」專欄,淺顯易懂地介紹各建築特色與歷史背景,滿足不同年齡層孩子的閱讀嗜好。
建築隨著時代演變,追求著實用性,講究美觀與象徵意義,也承載著每一世代臺灣人的生活智慧與情感記憶。當我們了解建築背後的人文故事,就能進一步相互討論和思考「文化資產」的保存意義──這些老房子不只是老而已,更是我們從文化認同裡認識自己的契機。期望透過這樣的閱讀體驗,能漸漸帶動新世代對我們這座島嶼更深度的理解與關愛。
本書特色
⬤激發跨領域學習興趣:貼合108課綱的素養導向精神,以故事包裝歷史、地理、建築、文化等多元知識,讓孩子原本可能覺得無聊的課本內容都逐一變得生動有趣。
⬤從文化認同到自我定錨:透過臺灣各時代的歷史場景,讓孩子認識自己生長的土地,建立文化認同感,從中尋找個人價值。
⬤孕育解決問題能力:每項任務都需要孩子與主角群一起動腦思考,而在角色互動和情節發展當中,亦培養了孩子面對挑戰時的邏輯思維。
作者簡介
林蔚昀
詩人,作家,譯者。英國布紐爾大學戲劇系學士,波蘭雅捷隆大學波蘭文學研究所肄業,目前就讀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文所史學組。
多年來致力在華語界推廣波蘭文學,於二〇一三年獲得波蘭文化部頒發波蘭文化功勳獎章,是首位獲得此項殊榮的臺灣人。著有《世界之鑰:帝國夾縫下的臺灣與波蘭》、《我媽媽的寄生蟲》、《憤世媽媽》、《易鄉人》、《大人和小孩的一千零一夜:給父母的床邊故事,讓大人了解孩子,以及自己心中的孩子》,並譯有繪本《我的媽媽,我的爸爸》、《我的奶奶,我的爺爺》、《乖女孩》、《遺失的靈魂》、《國王與國王》,散文《如何愛孩子:波蘭兒童人權之父的教育札記》、《當我再次是個孩子:波蘭兒童人權之父選集》和小說《鱷魚街》、詩集《黑色的歌》等。
繪者簡介
詹仕靜
臺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系畢。曾擔任雜誌美術設計,現專職插畫與平面設計。著有繪本 《寶藏大追擊》、《臺北機廠大冒險》。想要畫自己和孩子都會喜歡的書。
聯繫信箱|jeanzhan11@gmail.com
編者簡介
諶淑婷
作家、曾任報社記者,現在也是一狗二貓二孩的媽媽,關心兒童權益與未來生活環境,所以致力於生育改革與性平教育推廣。合著有《遜媽咪交換日記:一樣的育兒關卡,不一樣的思考》,另著有《迎向溫柔生產之路》、繪本《我去上學的時候》、《一百萬個親親》。
黃琳懿
從小的願望是當科學家。理工背景。前半人生都泡在實驗室、儀器與客戶間。生小孩之後人生大轉彎,在半媽半我的路上,偶然又必然地成為一個「教育工作者」,而且對文史產生極大興趣。只要跟臺灣有關係的事,都想裝進腦袋。經營「腳踏史地工作室」,擅長設計各種教案,把歷史變成故事,帶小孩透過走讀,認識這塊土地,愛上這塊土地。
臉書粉絲專頁:腳踏史地
※下單前歡迎來信或來電詢問有無現貨 service@tipi.com.tw (02)2775-3736
※商品圖檔因螢幕顯色差異略有不同,以實際商品顏色為準。
※訂單成立及付款完成後開立發票,發票金額為使用優惠折抵後的淨額。
※發票將與訂購商品一起出貨,約3─7個工作天送達。如遇週六日、國定假日與連續假期,或颱風等不可抗力因素將順延。
※如您收到訂購商品後未收到發票,或有其他需求,歡迎運用「聯絡我們」,我們將於上班時間盡快回覆您。
※售後服務:若收到瑕疵商品,請申請更換新品。回頭書除外。
※回頭書售出後恕不退換貨。敬請斟酌,確認可接受再行選購。(關於什麼是回頭書)
※本公司保留接受訂單與否及出貨權利。
※亦可參考以下實體書店門市或網路書店。各通路庫存、售價與營業時段不一,請逕洽該店,以該店實際情形為準。
我們使用 cookies 來了解您如何使用我們的網站並改善您的體驗。 繼續使用我們的網站,即表示您接受我們使用 cookies,點此查看 隱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