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商品篩選

香港_何去何從

香港社會運動追求的是「自由」還是「民主」?
對抗境外勢力的《反滲透法》,是否會被政治利用?
ISBN
9789862943144
頁數
296
開本
14.8×21cm
出版日期
2022-06-01
網購價
NT$ 432 480
數  量

從專制開明到極權人治,香港與臺灣為什麼走向截然不同的道路?
面對強權一再的介入和侵擾,你我又該如何審視中國因素?

人們應該為了利益而去政治化、走向奴隸化嗎?
香港社會運動追求的是「自由」還是「民主」?
對抗境外勢力的《反滲透法》,是否會被政治利用?
「暴徒」「判亂」種種標籤,究竟是誰、又以怎樣方式貼上?
著重思辨的「通識教育科」,是釀造香港年輕人積極參與抗爭的主因?
擁有高度自律與主體性的香港人,還有更好的方式應對「中港矛盾」嗎?
即便違憲也要香港人禁戴口罩遏制示威蔓延,與臺灣戒嚴時期有什麼分別?

在巨變的大時代十字路口,渺小的個人要如何不被時代改變?又該如何思考抉擇自身所處位置?


非典型日本學者對現今香港的憂思所見,
叩問這世代應當也必須關注的普世價值。

香港是西方理解中國的重要平台,更是逃避極權治理的避難所。然而在民主發展未臻成熟前,來自中國資金、人口、政權的湧入,導致處於不利位置的香港人積累的情緒不可避免地爆發。這也使得香港社會分裂,一步步走上極端化,演變成一場場示威抗爭。

於殖民治理、歷史遺產、集體記憶、身分認同、教育文化、貧富差距等有著共同元素互為對照的臺灣,在面對強權政治一次次侵擾下,又該如何審思應對擁有壓倒性的經濟實力和操縱大數據能力的「敵人」?

鑽研「現代中國研究」與「比較教育學」的本書作者,採用個人史與時代交錯的柔性敘事,帶領讀者們重返香港運動現場,以大量田野調查為根抵,訪談香港、臺灣、日本三地不同層面的社會成員形成對話;在不預設立場與標籤化,試圖呈現一波波社會運動背後潛藏中國因素的原貌,將會替世人帶來哪些致命深遠的影響……


真心推薦
江旻諺,經濟民主連合研究員
吳介民,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李志德,臺灣媒體工作者,《鏡週刊》文化組副總編輯
李雪莉,《報導者》總編輯
林秀幸,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
──聯袂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口碑好評
同為留學香港的學子,我從阿古智子教授的文字中,看見相似的經驗結構。本書細緻地刻畫出香港人身分認同的世代差異,並從複雜的變遷軌跡中,講述港人爭取自由的義憤與掙扎。特別在當今,中國正強行抹去香港的歷史,阿古智子教授的親身見證,啟發我們向前探究,香港人在壓迫之下,仍然可能長存的集體記憶與生命力。
──江旻諺,經濟民主連合研究員

阿古智子九十年代在香港留學,敏銳觀察香港的歷史性變化。她對香港有特殊的情感與細緻分析,透過訪談與參與觀察,娓娓道來中共政權對香港的蹂躪,讓我們對這段尚在發生的香港淪亡史,燃起如臨現場的憤怒與哀傷。這本書值得和馬嶽的《反抗的共同體》、李立峯編輯的《時代的行動者》一起閱讀,也不能錯過《時代革命》《佔領立法會》《理大圍城》等紀錄片。
──吳介民,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這是一位外來者帶著善意和好奇的思辨對話錄。阿古智子跟隨自己設定的路線,多面向探索二○一九年巨變的香港、臺灣和中國。以香港「反送中」運動為關懷核心,對話對象和主題卻不限反送中,也擴及新冠肺炎的爆發和臺灣二○二○總統大選。在香港,她對話黃、藍支持者;到臺灣,她踏查的場合不分藍、綠。她理解香港抗爭者的訴求,卻也苦思破壞的倫理界線,繼而拋出最終的問題:「我們該如何處理人們製造『敵人』的過程呢?」
──李志德,臺灣媒體工作者,《鏡週刊》文化組副總編輯

二戰後的臺灣、香港、日本與中國,幾乎是平行發展的多重宇宙,想將這些異質元素冶於一書,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但作者似乎天生內建了異鄉人的客觀之眼與深入他者視角的同理能力,竟能遊走在藍絲與黃絲、韓粉與英粉、仇日與親日、右翼與左翼這些跨度極大的群體,以既融入又疏離的視角,將其親歷的生命片段串成一氣呵成的文化觀察。她向我們展演了,細緻的田野觀察與跨時空的歷史想像,於思考與書寫之必要。
──李雪莉,《報導者》總編輯

這是一本有關「如何閱讀香港」的佳作,以「反送中」作為廣場的中柱,向香港、臺灣與日本發出探索民主與自由的光源,而這三個地點恰恰是作者生命軌跡中的三個節點。香港街道上為自由而戰的黑衣青年,和日本一名對歷史之門發問的小學生之間有什麼關聯?臺灣的民主負載著日本、中國和本地社會之間複雜的糾葛,而日本和中國,臺灣與日本,這些地緣引發的歷史究責與記憶,到底是民主的負擔還是試金石?這些不間斷的民主與歷史之交相詰問的敲擊聲,如何幫助我們認識香港,也更認識我們自己?讓臺灣、香港和日本之間互相有所牽繫。這部作品是阿古教授個人鍛造的政治學民族誌,極力推薦。
──林秀幸,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



得獎紀錄

◎行政院文化部第45次中小學生讀物選介(人文社科類)入選

主編序

當人變成了螻蟻,何去何從的不只是香港
──劉夏如

二○一九年香港反送中運動,儘管抗暴未止,但隨著COVID-19的疫情擴展,逐漸淡出媒體視界,加上二○二○年《港區國安法》的實施、二○二一年選舉制度與媒體管制的緊縮,逐漸日常化的監禁或流亡,無力感不斷蔓生。臺灣是目前華文出版圈唯一沒有禁忌的自由之地,這兩年許多影像文字的出版,志在為香港的民權奮鬥留下歷史紀錄,抵抗記憶與遺忘的拔河,蓄積反抗暴政的能量。

近日上映的金馬獎得獎紀錄片《時代革命》,同屬時代見證之作。七百多萬居民有二百多萬人走上了街頭,動員之廣之深堪稱空前,空拍場面壯闊,震撼人心。但伴隨著黑警、被失蹤、被自殺等血腥暴力的登場,無數活生生的人開始宛如螻蟻般的存在,令人感到龐大的無助與絕望。到底,香港未來將何去何從呢?

關注香港,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關照。就現況而言,臺港命運唇齒相依,自然關注度最高,然而弔詭的是,儘管經貿活動頻繁,臺灣人的香港研究累積並不多。民主化以前的臺灣,除了個別的文藝書寫,研究香港本來就有困難,連邱永漢的小說《香港》也刻意被遺忘。中華民國體制下也很難面對香港「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治前提。一九九○年代臺灣的民主化與本土化同時開展,與香港的距離自然越來越遠。直到二○一四年兩地社會先後爆發太陽花運動與雨傘運動,如何面對「中國因素」成為共通課題,才開始出現比較有系統的學術研究。亞洲的香港研究,系統性成果蓄積最多的其實是日本。甚至早於香港人的自我追尋,一如「臺灣研究」(Taiwan Studies)取得學院市民權所走過的軌跡。

如同早期臺灣作為「中國研究的實驗室」,香港也是西方理解中國的重要平台,更是逃避共產黨極權治理的避難所。但日本人的香港書寫,則可溯及明治維新時期對西方的認識路徑,恰好也與大英帝國「東方之珠」的崛起歷程若合符節。二戰期間日本曾佔領香港,實施短暫的殖民治理,不過戰後英國並未如同國民黨那樣消滅所有在地的日本元素,於是香港成為後來日本輸出文化經濟實力最早的亞洲根據地,至於臺灣韓國的日本文化影響只能「地下化」進行,直到九○年代才正式解禁。透過香港觀察當代中國,則是更晚近的發展了。當然,日本不同世代的中國研究者,對於香港的看法也不一樣。

本書作者阿古智子,一九七一年出生的中生代,是目前日本第一線的現代中國研究者,研究領域為比較教育學、貧富問題等,留學香港,田野工作非常豐富。作者曾自陳與日本傳統左派的中國研究者路線不盡相同,認為有些師長過度重視「日中友好」,只跟官方打交道,而未與民間人士交流,這樣的友好容易淪為假象。作者非常重視民間多樣經驗,長期關心中國的公民社會,聲援維權運動不遺餘力,備受中國人權派律師與香港民主派的信賴,協助周庭、區諾軒等年輕世代在日本社會發言立足。二○二一年被《新聞週刊》(Newsweek)日文版選為「最受尊敬的一百位日本人」之一,並成立「一般社団法人アジア法律家ネットワーク」(Asian Lawyers Network),持續為亞洲民主人權理念進行政策建言。

作者於本書採用個人史與時代交錯的柔性敘事,重返香港運動現場,發揮田野調查的本領,透過訪談不同層面的社會成員,傾聽各種意見,不預設立場與貼標籤,試圖理解這場運動更深層的面向。許多觀察是一般新聞報導所看不到的,例如為數不少的外傭與在港日本人等另類的「香港人」社群。

同時,也將觸角延伸到臺灣。臺港在殖民治理、歷史遺產、集體記憶、身分認同等許多方面有共同元素互為對照,臺灣人的民主奮鬥故事更以「今日臺灣、明日香港」的前景鼓舞著沮喪的香港人不要輕易失志。作者親自走訪臺灣選舉、人權與歷史教育的現場,儘管秉持研究者不介入當事者內部的態度,但透過龍應台基金會與《自由時報》專欄的接觸經驗,委婉地表達了她對臺灣政治社會對立的理解。內容行文描寫的雖然是港臺參訪過程,但念茲在茲的更是對日本現況的反思,透過監獄等歷史文化資產的保存運動比較,作者以行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民主的理念。

面對美中新冷戰與地緣政治的磁場,日本內部仍有不同的雜音。此刻,香港和臺灣如何面對「中國因素」,對日本未來發展也非常重要。作者的誠懇溫柔,讓不同立場的人都願意與其對話,但她認為民主是需要捍衛的立場,則一以貫之的堅定,不容以「內政不干涉」藉口凌駕人權普世價值。因為,當人變成了螻蟻,何去何從的不只是香港,更是對所有人類生存價值的叩問。

作者簡介

阿古智子 あこ・ともこ

專門領域為現代中國研究、比較教育社會學。1971年出生於大阪府。大阪外國語大學、名古屋大學大學院畢業後,取得香港大學教育學系博士學位。歷任日本駐中國大使館専門調査員、早稻田大學副教授、東京大學大學院總合文化研究科副教授,現為同研究科教授。著有《吞噬窮人的國家:來自中國社會貧富差距的警告》(新潮新書、增補版)、共著《超級大國中國的走向:人民奮起)》(東京大學出版社)等多本作品。

 
譯者簡介

芝竹
來自中國大陸,定居日本。業餘翻譯者,新媒體寫作者,文章發表於《端傳媒》等。

陳愛理
台灣高雄出身,日本九州大學共創學部學生。

Esther
香港中文大學畢業,日本立命館大學畢業,業餘翻譯者。

※下單前歡迎來信或來電詢問有無現貨 service@tipi.com.tw (02)2775-3736

※商品圖檔因螢幕顯色差異略有不同,以實際商品顏色為準。

※訂單成立及付款完成後開立發票,發票金額為使用優惠折抵後的淨額。

※發票將與訂購商品一起出貨,約3─7個工作天送達。如遇週六日、國定假日與連續假期,或颱風等不可抗力因素將順延。

※如您收到訂購商品後未收到發票,或有其他需求,歡迎運用「聯絡我們」,我們將於上班時間盡快回覆您。

※售後服務:若收到瑕疵商品,請申請更換新品。回頭書除外。

※本公司保留接受訂單與否及出貨權利。

※亦可參考以下實體書店門市或網路書店。各通路庫存、售價與營業時段不一,請逕洽該店,以該店實際情形為準。

三民書局聚珍臺灣、奎府聚小小書房、友善書業社員書店誠品博客來TAAZE讀冊 等。

使用心得

歡迎已購買本書的會員踴躍分享讀書心得,讓其他會員更容易找到適合的書籍。如果您還不是會員,歡迎加入會員並分享心得!

問與答

(使用問與答前請先登入)

延伸閱讀

我們使用 cookies 來了解您如何使用我們的網站並改善您的體驗。 繼續使用我們的網站,即表示您接受我們使用 cookies,點此查看 隱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