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台灣詩人。雖然我通常用漢字中文書寫,嘛認為漢字佇父母語有某種地位,有時亦會用漢字台文書寫。但是,語言的問題意識存在佇我的腦海,提醒我面對。……台灣的無國家歷史以及被殖民經驗,無佇這個島嶼形成語言及文化的主體性。咱的新文學歷史烙印日本語佮中國語(漢字轉化的話文)的形跡,致使語文主體性重建的文化工程,有多重面向:漢字台文、漢羅台文、全羅台文,並嘸是完全是主體性的恢復。
詩人李敏勇,秉持著這樣的心情,十六年來陸續用漢字台文發表詩與歌詞,誠如他所說:「雖然我無參與台語文的書寫團體,我嘛無真濟台語文作品,但是我關心這個面向。」這本以漢字台文創作的詩集,一如既往是他對土地、對社會、對歷史的觀察與心境抒發,不同的是,他以漢字台文創作的形式,表達了他對母語創作的關心與支持。全書收錄四十九首漢字台文詩,以及十八首漢字台文歌詞。
本書特色
1.用漢字台文創作的通行台語詩,不會有看不懂的隔閡感,很快就能融入詩中意境。
2.用母語—福台語創作,抒發對台灣的愛與期待,更加具有親切感與現實感。
3.一如之前的漢字中文創作,詩中對台灣這塊土地的種種面向,有相當直白、懇切的觀察與表達。
4.除收錄四十九首漢字台文詩外,另有〈台灣頌〉等十八首漢字台文歌詞。
李敏勇
台灣屏東人,一九四七年在高雄縣出生,成長於高高屏,大學時代修習歷史,短期居住台中,現為台北市民。
以文學為志業的人生歷程,反映在主編《笠》詩刊、擔任「台灣文藝」社長及「台灣筆會」會長的經歷。而為了在詩中應許的社會改造與國家重建,參與許多社會運動與公共事務,曾為「鄭南榕基金會」、「台灣和平基金會」、「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董事長,並在許多報紙、雜誌專欄從事文化與社會評論。
出版過《雲的語言》、《暗房》、《鎮魂歌》、《野生思考》、《戒嚴風景》、《傾斜的島》、《心的奏鳴曲》、《青春腐蝕畫》、《島嶼奏鳴曲》、《自白書》,以及漢英對照詩選《思慕與哀愁》,並編集《自由星火——鄭南榕殉道20週年紀念詩集》、《浮標》(漢英對照台灣詩選)。
除了詩創作外,也出版詩解說、研究,譯讀當代世界詩,並著有散文、小說、文學評論和社會評論集等約五十餘冊。
曾獲巫永福評論獎、吳濁流新詩獎、賴和文學獎。二○○七年(第十一屆)國家文藝獎得主。
※下單前歡迎來信或來電詢問有無現貨 service@tipi.com.tw (02)2775-3736
※商品圖檔因螢幕顯色差異略有不同,以實際商品顏色為準。
※訂單成立及付款完成後開立發票,發票金額為使用優惠折抵後的淨額。
※發票將與訂購商品一起出貨,約3─7個工作天送達。如遇週六日、國定假日與連續假期,或颱風等不可抗力因素將順延。
※如您收到訂購商品後未收到發票,或有其他需求,歡迎運用「聯絡我們」,我們將於上班時間盡快回覆您。
※售後服務:若收到瑕疵商品,請申請更換新品。回頭書除外。
※本公司保留接受訂單與否及出貨權利。
※亦可參考以下實體書店門市或網路書店。各通路庫存、售價與營業時段不一,請逕洽該店,以該店實際情形為準。
我們使用 cookies 來了解您如何使用我們的網站並改善您的體驗。 繼續使用我們的網站,即表示您接受我們使用 cookies,點此查看 隱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