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 介紹
【本書特色】
1.以兩座古城的二百年分合,串接城市的生命史,讓存在於我們周遭的古蹟,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活的見證。
2.故事性的圖文,讓歷史的生命躍然紙上,既感性又有趣味,簡單易懂。
3.附有散步地圖與歷史補帖,讀者可以輕鬆地按圖來一趟古城巡禮,也可以從補帖中知道許多相關的歷史典故。
走過悠悠的二百多年,雙城以不同面貌與每個時代的居民相處,身處於現在的我們,不妨也來趟雙城漫步,感受蘊涵在生活中的歷史。——作者 王御風
清代鳳山縣左營舊城與鳳山新城「一縣雙城」的特殊情況,及因為歷史流轉的分合故事,正足以展現城市文化厚度的新思維。——高雄市長 陳菊
左營與鳳山兩座古城用各自豐雅的姿態詮釋新舊時期的歷史韻味。 如今縣市合併,雙城互相看顧的緣分再度接續,共同激盪出雙城古道及文化樣貌熠熠生輝的魅力。——高雄市文化局局長 史哲
【內容簡介】
二百年的分合,
歷經繁華、拆毀、遺忘與再尋的滄桑,
高雄雙城記已成為生活中的歷史,
也豐富了城市的生命史。
大高雄市內有兩座清代古城,一座在左營,一座在鳳山,它們都叫鳳山縣城,只是有新舊之分。
古城的經歷,其實就是左營與鳳山的過往,也是台灣歷史的縮影。雙城歷經繁華、拆毀、遺忘與再尋的滄桑,豐富了城市的生命史。而雙城裡來來往往的人們,不同族群各自帶來自己的文化,在時間的攪拌下,也形成今日融合的雙城文化。
如今,雙城都已整修融入人們的生活,而當你漫步於城牆下,騎車呼嘯過城門,或者登上馬道遠眺時,是否想過矗立在這裡近二百年的雙城,曾經有過什麼樣的故事?為何會有相同的名字?又為何會有新舊之分?就讓我們踩著古城的軌跡,循著時間的軸線,述說雙城的分合,以及伴隨在其周遭的人、事、物。
【目次】
市長序 重現雙城文化厚度的新思維
局長序 雙城—最深刻的足跡,最具韻味的魅力
分分合合的雙城故事
第一篇 築城與遷城:清代雙城的競合
左營為何成縣城 歷史補帖:哪些地方有建城?
民變事件與鳳山城 歷史補帖:建城的材料有哪些?
卓舉人與左營舊城 散步地圖:左營舊城北門外
從下埤頭到鳳山縣城 散步地圖:鳳山三民路上
戰火波及鳳山新城 散步地圖:尋找官署建築蹤跡
曹謹與鳳山新城 散步地圖:何處尋曹公蹤影
「圍龜放蛇」的舊城傳說 歷史補帖:左營石城
往返雙城古道上 歷史補帖:打鐵街、東便門與東福橋
第二篇 廢城與拆城:日治雙城的變遷
烈日灼城牆 散步地圖:左營勝利路
打狗與雙城 歷史補帖:日治時期建築與戰後白色恐怖
軍隊進駐城 歷史補帖:左營、鳳山的軍事區
雙城新生活 歷史補帖:九曲堂鳳梨罐頭工廠
第三篇 城跡與遺址:戰後雙城的樣貌
我家圍牆是古蹟 歷史補帖:眷村文化館
雙城中的竹籬笆 歷史補帖:台灣豫劇團
拆城護城攻防戰 歷史補帖:拱辰井與鎮福社
古城再現展風顏 歷史補帖:左營南門
再度復合的雙城